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8-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皇祖辟清口,启闭因时制。高堰障淮东,三坝尾闾置。
侵循湖渐宽,颇有弗容势。辛未亲相度,因命增筑二。
其三势实危,乃得开信智。多泄堰则固,高宝潦必暨。
其间亘运河,诸坝复鳞次。车逻及天然,昔人具深意。
不得已乃宣,宣欲有次第。而为下河者,闭坝坚持议。
一再偶获幸,未可频尝试。所以癸酉秋,上下咸被沴。
其心可矜谅,其智诚愚昧。设云鉴其辙,保堤则了事。
开坝孰不能,灾伤将岁逮。审度权节通,时刻谨消息。
五言示大端,推行慎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