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六日,与张、李二君游南溪,醉後,相

苏轼 苏轼〔宋代〕

终南太白横翠微,自我不见心南飞。
行穿古县并山麓,野水清滑溪鱼肥。
须臾渡溪踏乱石,山光渐近行人稀。
穷探愈好去愈锐,意未满足枵如饥。
忽闻奔泉响巨碓,隐隐百步摇窗扉。
跳波溅沫不可响,散为白雾纷霏霏。
醉中相与弃拘束,顾劝二子解带围。
褰裳试入插两足,飞浪激起冲人衣。
君看麋鹿隐丰草,岂羡玉勒黄金鞿。
人生何以易此乐,天下谁肯从我归。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书吴说笔

苏轼苏轼 〔宋代〕

  笔若适士大夫意,则工书人不能用;若便于工书者,则虽士大夫亦罕售矣。屠龙不如履豨,岂独笔哉!君谟[1]所谓“艺亦工而人益困”,非虚语也。吴政已亡,其子说颇得家法。

再游天平,有怀旧事,且得卓庵之处,呈寿老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访旧光阴二十年,残僧相对两依然。
木兰已老无花发,石竹依前有麝眠。
万户直须龟手药,一龛何用买山钱。
从今半座须分我,共说昏昏一觉禅。

凿流塘二首

詹初詹初 〔宋代〕

旧为沙泥场,今为流水域。
混混固有源,开导吾为德。
似凝与物欲,已有犹当克。
已去心源澄,活泼自无塞。
万彙当其前,水鉴真明极。
徘徊此塘滨,永为立心则。

堪笑二首 其一

董纪董纪 〔明代〕

毕竟长生药不真,世间谁是百年人。贪夫务得知何意,似欲黄金铸此身。

和顾伯玉陈朝桧

牟巘牟巘 〔宋代〕

长城大雄古刹里,一庭老蘖质已死。依约仅见左纽纹,垂柯布叶乃如此。

相传云是陈朝桧,欲论往事皆死鬼。冰悬雪跨黄尘尽,何烦皂荚相料理。

只应孤根铁石坚,不怕如壶之赤蚁。四旁那复有生意,生意却从中心起。

陈氏机浅根枝弱,虽有子孙何足倚。峥嵘霸业随手坏,五传不堪重屈指。

君语居然多硬语,千载兴亡杂悲喜。隋唐而来尤可感,区区未数钱与李。

寿楼春 闻花间女史诵《樊山集》,戏寄

樊增祥樊增祥 〔清代〕

如春莺娇啼。又风蝉细咽,何处哦诗。莫是青城花蕊,自书宫词。

非曹惠,非文姬。与女中相如同时。甚镂月裁云,樊山一集,传诵到红闺。

乐莫乐,心相知。绣平原小像,五色柔丝。早识扶风都讲,莫如蛾眉。

黄紬梦,犹寻伊。怪月中、青鸾来迟。想写韵楼前,千条绿杨俱向西。

书定林院窗

王安石王安石 〔宋代〕

道人今辍讲,卷祴寄松萝。
说波罗密,当如习气何。

蝶恋花·碧树残鹃啼未歇

仇远仇远 〔元代〕

碧树残鹃啼未歇。昨夜春归,不与行人别。留得绿杨枝上月。晓风吹作晴天雪。龟甲屏低红叠叠。火暖萸烟。罗荐鸳鸯热。一插宝簪云妥贴。下阶先拣花枝折。

和楚守于伯达

曹勋曹勋 〔宋代〕

平生闻说于门贵,远业传家见此贤。
妙誉逐风来不竟,美才制锦谅随缘。
一言悟主君须得,百巧成穷我可怜。
坐想临平山下路,小舟如叶月如川。

答伍君求

文徵明文徵明 〔明代〕

百年颓堕愧闲身,犹幸论文坐有宾。
寂寞穷居聊塞向,蹉跎残腊欲争春。
旋移高竹听疏雨,却对梅花似故人。
见说繁华易销歇,茅檐木榻转甘贫。
© 2023 赛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